文字实录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

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

行业信息
文字实录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时间:2023/03/15

       南宫(28NG·国际)官方网站-相信品牌力量

       倪虹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文字实录

       倪 虹:很兴奋和各人在这里见面,非常谢谢新闻界的朋友恒久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情的体贴和支持。下面,我愿意回答各人的提问。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政府事情陈诉》提出,今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请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怎么稳 ?怎么进 ?有什么总体考虑 ?谢谢。

       倪 虹:谢谢你的问题。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十分重要。中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事情总基调,我们理解“稳”是基础,“进”是要害。住房和城乡建设事情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稳”中起好步,在“进”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精准地“进”,脚踏实地,找准问题、瞄准目标、用准政策,努力为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孝敬,努力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办实事。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情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稳支柱,二是防风险,三是惠民生。

       稳支柱。在统计上,我国把国民经济的行业分成20大门类,一般认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凌驾5%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是支柱工业。现在20大行业中有6大行业凌驾5%,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拥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建筑业,2022年增加值占GDP6.9%;另一个是房地工业,2022年增加值占GDP6.1%,两个支柱合起来占13%。把两根柱子稳住,对稳定经济大盘有重要意义。所以,第一个要稳住建筑业,因为建筑业量大、面广、用人多。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31.2万亿元,增加值8.3万亿元,占GDP的6.9%。从业人员凌驾了5200万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我们要用科技赋能建筑业,推动建筑业高质量生长。让建筑业发挥出“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关于房地产有这样一个概括:“456”。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牵一发动全身。要稳住房地产,一方面,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鼎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平稳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和长租房建设,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能放开手脚为了幸福生活去奋斗。

防风险。我们清醒地看到,城镇化生长到现在,很多新屋子成为了老屋子,许多市政设施也开始老化,存在宁静隐患。如何化解这些问题 ?一方面,靠更新革新,消除隐患;另一方面,用现代科技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提高防范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工业宁静。这是一类宁静生产的风险,另一类是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制止和金融风险、地方债风险交织,发生系统性风险。怎么做 ?用“抓两头、带中间”的要领,以“精准拆弹”的方式化解风险。“一头”是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和优质民营房企,改善他们的资产欠债状况,满足他们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头”是抓出险的房企,一方面资助他们能够自救,另一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处置,绝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要让他们支付应有代价。同时,要鼎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营造老实守信、风清气正的市场气氛,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放心租房。

       惠民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群众对幸福最朴素的期待就是安居乐业。安居才气乐业,我们住房和城乡建设事情就要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屋子为目标,从好屋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都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都市,努力为人民群众缔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今年年初,您在接受我们总台记者专访时曾经体现,对于房地产的企稳回升很有信心,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不知道您的这种信心和感受有没有什么变化 ?谢谢。

       倪 虹:谢谢你的挑战性问题。

       我的信心有变化。1月5日,央视采访我的时候我回答是很有信心,现在我要回答的是充满信心。之所以充满信心,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市场供应和需求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防控政策也作了优化和调整,可以说对房地产供需两端都发生了积极影响。供应方面,施工人员、施工质料可以顺利进场,住房项目复工率都大大提高了。从需求看,现在售楼处看房量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有明显改善。

       第二,从市场预期看,今年1月和2月全国商品房的销售,包罗一手房和二手房,结束了13个月的负增长。虽然70个大中都市的房价有涨有跌,但总的来看价格是平稳的。同时,保交楼的事情在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购房人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应该讲,市场主体信心正在恢复。

       第三,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购置首套住房的鼎力支持政策,购置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经出台,正在落实见效。不让投机炒房重新入市、原则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购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认真落实。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充满信心。

       同时,我也要强调,我们期望的企稳回升,应该是,第一,是牢牢坚持“屋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企稳回升;第二,是鼎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企稳回升;第三,是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的企稳回升;第四,是促进行业高质量生长的企稳回升。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实施都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事情陈诉》对此也提出了要求,请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计划怎么样抓好这项事情 ?谢谢。

       倪 虹:都市更新是城镇化生长的一定过程。高质量生长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都市更新就是推动都市高质量生长的重要手段,都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都市高质量生长。

       都市更新怎么做呢 ?要害是要找准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怎么能找准问题 ?要对都市实施体检。都市和人一样,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人为了健康需要体检,都市为了健康也应该体检。体检怎么检 ?包罗两个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屋子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都市,去寻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去查找影响都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连续生长的短板弱项。

       我们把这些问题找到了,都市更新的重点也就是我们体检找出来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为人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做下去。我想重点在4个方面做事情。

       第一,连续推进老旧小区革新,建设完整社区。老旧小区革新抓什么 ?概括为“3个革命”:第一个是“楼道革命”,消除宁静隐患,有条件加装电梯;第二个是“环境革命”,完善配套设施,加装充电桩等和适老化革新;第三个是“管理革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老旧小区革新,去年在辽宁视察时,专门到了沈阳市的牡丹社区。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为民、爱民的深厚情怀。总书记在现场强调,老旧小区革新是提升老黎民获得感的重要事情,也是实施都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定把总书记的重要要求落实好,连续抓下去。近5年,全国革新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2023年,我们希望再开工革新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能够让2000万居民获益。

       第二,推进都市生命线宁静工程建设。一个都市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时候,这个都市的保供、保畅、保宁静的能力,就是这个都市韧性的体现。所以,我们要抓好生命线工程建设,提高都市的韧性。怎么做 ?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和都市更新,对都市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桥梁、管廊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都市的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要做好都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掩护与传承。因为一个都市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名贵遗产,也是一个都市的文脉和市民想留住的乡愁。我们不能因为都市更新,搞大拆大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既要掩护好,还要活化利用好,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第四,要推进都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都市更新不仅要革新老的、旧的,补短板,还要有创新思维,用科技赋能都市更新。特别是现在,我们要抢抓机遇,想措施让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家庭、进楼宇、进社区,配合建设数字家庭、智慧都市,让我们的都市更智慧,让科技更多地造福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谢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