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宁静托起“中国建造” {

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

行业信息
优质宁静托起“中国建造”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时间:2022/09/29

优质宁静托起“中国建造”

“中国基建 ,让全世界获益。”这样的赞誉 ,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究其泉源 ,这一美誉归结于以“中国质量”为底色的“中国建造”品牌力的连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把质量宁静提到了越发重要的战略高度 ,作出了许多具体部署。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下 ,我国建筑业生长取得巨大成就 ,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停提升 ,建成了以上海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结构庞大、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点项目 ,“高、深、大、难”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住宅工程品质和使用环境不停完善 ,高质量工程释放全球红利。

多措并举筑牢工程质量宁静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命关天 ,生长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行逾越的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长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宁静观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宁静法治保障体系 ,全方位筑牢质量宁静底线。

在规则体系方面 ,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宁静生产法》的指引下 ,制定完善质量监督、质量检测、质量保修、竣工验收存案等制度。

在尺度体系方面 ,截至目前 ,已制定国家、行业尺度3500余项 ,加上地方尺度 ,全国工程建设尺度总数到达7000余项。

在责任体系方面 ,建立完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和项目卖力人、从业人员责任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 ,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落实。

在监管体系方面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推动落实建设单元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启用全国工程质量宁静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宁静生产许可证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电子证照试运行、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建筑宁静教育培训……建立起了笼罩省、市、县三级的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制度 ,建筑施工宁静专项整治有效开展 ,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停止 ,“生命至上、宁静至上”理念深入人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续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行动 ,包罗2014年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2017年工程质量宁静提升三年行动等 ,鼎力弘扬“工匠精神”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宁静管理水平 ,公正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有效运行 ,人民群众的质量宁静合法权益得到充实保障 ,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显著增强。

“这枚小小的‘二维码’就像是一张工地的‘身份证’ ,有了它可以买通线上、线下管理应用 ,实现‘数治工地’。”杭州市滨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位事情人员指着一张二维码说 ,“平安工地一码通”围绕“数字化”管理 ,聚焦“智慧工地”建设 ,将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企业主体对施工现场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汇集 ,形成风险共治 ,全面推动政府落实监管责任、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现在 ,像杭州市滨江区这样接纳新技术打造的“互联网+”监管模式 ,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

以往 ,建筑工地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脏乱差”的背后 ,是执法规则的不健全、是管理模式的粗放 ,带来的则是宁静生产事故频发、质量问题频出 ;如今 ,在工地上 ,施工现场尺度化管理、劳务工人“刷脸上下班”、VR(虚拟现实)陶醉式宁静教育、塔吊防碰撞系统主动避险、主管部门和项目管理人员可远程对工地进行可视化监管……从机器轰鸣、灰尘飞扬的粗放式管理 ,到工厂化生产现场化装配、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的精细化管理 ,真正做到宁静生产、高质量生长 ,这一转变仅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工程建设

2018年10月 ,“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大桥全长55公里 ,6年筹备、9年施工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获发现专利1000余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大桥管理施工人员代表时强调:你们加入了大桥的设计、建设、运维 ,发挥智慧才智 ,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 ,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应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 ,建筑业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鼎力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 ,推动科技创新力度连续加大 ,质量效益不停提高 ,为推进工业基础高级化、工业链现代化奠基了基础 ,并以一座座超级工程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造”高质量生长成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建筑业自上而下全面革新 ,行业营商环境不停优化 ,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得以推广 ,绿色建筑生长如火如荼 ,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建筑师卖力制落地 ,工程建设尺度、工程造价革新连续推进 ,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停完善 ,从业人员素质不停提高 ,建筑工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 ,形成了一批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要害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 ,夯实了工程质量宁静基础 ,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VR/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生长的指导意见》 ,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加快建造方式转变 ,全面提升建筑业生长的科技含量 ,推动建筑业走上高质量生长门路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据应急管理部数据 ,与2012年相比 ,2021年全国生产宁静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8%和45.9% ,事故总量连续10年下降 ;2013年~2021年 ,全国年均因坍毁衡宇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 ,较2000年~2012年均值分别下降87.4%、61.7%。这与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宁静管理水平的连续提升密切相关。

如今 ,在世界桥梁排行榜上 ,种种型桥梁前十名中凌驾半数都是中国桥梁 ,珊瑚礁、地震带、强台风……众多“建桥禁区”的建设难题先后被攻克 ;我国“高、深、大、难”工程质量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 ,BIM、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鼎力推广 ,工程建设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彰显出“中国建造”的品牌实力 ,“中国建造”成为了质量宁静的“代名词”。

中国高质量建造工程享誉海外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倡的“一带一路”建设 ,为沿线各国多边合作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也为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新天地、拓展了新空间。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 ,“走出去”拓展市场 ,向世界展示中国技术和中国建造实力 ,工程质量宁静是“底线” ,尺度引领下的高质量“走出去”是要害。

近年来 ,本着高尺度、可连续、惠民生的目标 ,一大批以中国尺度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海外加速推进 ,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连续涌现。

由中国公司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项目 ,工程主体接纳中国尺度。项目通过精心组织设计、科研攻关 ,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提前3个月完成隧道洞通。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 ,与总统卡里莫夫配合出席了隧道通车仪式。这一标志性工程 ,结束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经济区与首都经济圈不通铁路的历史。工程通车以来运营良好 ,综合效益显著 ,在国际上彰显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智慧” ,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奇迹。

随着建筑业“走出去”法式不停加大 ,这样的奇迹 ,在“一带一路”沿线连续上演。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1年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已达1549亿美元 ,较2012年增长32.8% ;新签合同额达2585亿美元 ,较2012年增长65.2% ,“中国建造”品牌影响力连续提升。

经过近10年的生长 ,我国建筑业“走出去”已从最初单一的劳务输出转向施工总承包、海外并购、海外置业、融投资发动总承包、联合体+股权投资+承包、联合体+股权合作+承包+运营等多元化模式 ,承揽工程结构泛起多元化、多专业偏向生长态势。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不停增大、技术含量逐渐增加 ,地域范围从主要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域生长到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域 ,年均为东道国提供凌驾70万个就业岗位 ,为当地社会经济生长作出了积极孝敬。

春雨有五色 ,洒来花旋成。特殊十年 ,“中国建造”以高质量生长为底色 ,以高水平的创新技术、质量宁静尺度 ,实现了从“火出圈”到红利释放全球的转变 ,我国由“建筑大国”向“建筑强国”跨越铿锵有力。踏上新征程 ,在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中 ,建筑业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孝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