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唐兴大道玉湖区块革新项目现场,一台长约25米的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机正在作业。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只见建筑垃圾不停被运送到喂料机内,破坏后酿成细骨料、粗骨料等差异直径的骨粒。再经处置设备震动筛分,分成可再生利用的沙、土、碎石,被传送到差异的出口。
“进来的时候是建筑垃圾,出去的时候却已经酿成了建筑质料,这些质料一部门可作为门路路基的水稳层,一部门用于生产水泥砖。”事情人员洪昌伟介绍说,经过机器的转化,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高达90%。
据了解,2017年,天台县启动五大区块征迁,全面打造“名县美城”。随着征迁进程不停加快,全县发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相当一部门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置便被填埋,已有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趋于饱和状态,无法满足建筑垃圾处置需求。“而且填埋处置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成为都市的‘伤疤’,影响全域‘大花园’的建设进程。”相关卖力人介绍说。
“垃圾围城”之困如何破解?经过调研,天台县引进了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机,通过分类、分级处置实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目前,玉湖区块征迁已全面完成,该区块的建筑垃圾处置完毕后,机器将移动到下一个区块进行作业。”这位卖力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再添置一套设备,而且把曾被填埋处置的建筑垃圾重新挖出来,进行再生利用。”
据测算,这种破碎机每年可消纳建筑垃圾40万吨,产出再生混凝土20万吨、水泥砖生产质料5万吨。截至今年1月中旬,该设备共处置建筑垃圾约两万吨,产出的大部门的建筑质料已用于天台县拾得路门路工程、唐兴大道门路工程等多个项目建设。